目前,碳酸鈣、滑石、石英粉和高嶺土等無機粉體表面改性效果或改性產品的表征方法大體上可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
直接法是通過測定表面改性或處理后粉體的表面物理化學性質,如表面潤濕性、表面能、表面電性、在極性或非極性介質中的分散性、光學和吸波性能、表面改性劑的作用類型(吸附和化學反應類型)、包覆量、表面結構、形貌和表面化學組成等來表征表面改性的效果。
間接法是通過測定表面改性后粉體在確定的應用領域中的應用性能,如填充高聚物基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電性能,涂料和涂層材料的光、電、熱、化學性能等來表征粉體表面改性效果和表面改性產品的質量。
由于粉體表面改性的目的性或專業性很強,因此,間接法對于粉體表面改性效果的評價非常重要。
下面介紹在無機粉體表面改性的研究和生產中常用的一些檢測、表征或評價方法。
1、潤濕接觸角
潤濕接觸角是潤濕性的主要判據。固體物料在水中的潤濕接觸角越大,疏水性就越好。因此,如用有機表面改性劑對無機填料進行表面改性,則改性劑在表面包覆越完全(包覆率越大),無機填料在水中的潤濕接觸角越大;潤濕接觸角越大,無機填料的表面能就越低。
測定潤濕角的方法很多,如角度測量法、長度測量法、毛細管浸透速度法等。由于接觸角難以準確測定,也可采用一些簡便方法來測定試樣的疏水性或潤濕性。
例如:測定粉體的透水速度,具體做法是:將未改性和改性后的試樣在精密壓力機上壓制成塊,然后在每塊試樣上滴加相同量的蒸餾水,測定浸透時間。一般來說,經有機物表面改性后的試樣的透水速度大大低于未改性的試樣。因此,透水速度可作為試樣改性效果的相對評價指標。
還可通過試樣在極性溶劑(如水)和非極性溶劑(如煤油、石蠟、苯等)中的分散性來相對比較表面改性結果。因為無機粉體經有機表面改性劑包覆后一般在水中分散變差,而在苯、煤油、石蠟中的分散性變好。
2、活化指數
對于旨在提高無機填料或顏料與高聚物基料相容性或表面疏水性的表面改性,可采用“活化指數”來檢測和表征表面改性的效果。
無機填料或顏料粉體一般相對密度較大,而且表面呈極性狀態,在水中自然沉降。而有機表面改性是非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劑或偶聯劑,因此,經表面改性處理后的無機粉體(顏料或填料),表面由極性變為非極性,對水呈現出較強的非浸潤性。這種非浸潤性的細小顆粒,在水中由于巨大的表面張力,使其如同油膜一樣漂浮不沉。根據這一現象,提出“活化指數”的概念:
活化指數=樣品中飄浮部分的質量(g)/樣品總質量(g)
未經表面活化(即改性)處理的無機粉體,活化指數=0;活化處理最徹底時,活化指數=1.0。在無機填料或顏料的有機表面改性工藝中,表面改性劑的品種和用量對填充體系的性能有顯著影響。表面改性劑的用量可參考“活化指數”來確定。所謂最佳用量,即表面改性劑在填料或顏料顆粒表面上,覆蓋單分子層的用量,大于此用量,則將形成多層物理吸附的界面薄弱層,從而引起填充物的強度下降;低于最佳用量,則填料顆粒表面處理不完全,即是表面改性劑在無機填料或顏料表面形成單分子覆蓋層的用量,可作為表面改性劑的最佳用量。但是實際處理中,應略低于該用量。
應當指出,活化指數不能作為粉體表面改性產品的唯一質量指標。一方面,用不同的表面改性劑改性后,活化指數可能不同,但決不意味著活化指數越高,表面改性效果就越好,應該結合其他指標,如吸附類型(化學吸附還是物理吸附)、與高聚物基料的作用以及應用性能指標來綜合考慮。
3、溶液中的分散穩定性
無機粉體表面改性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其在無機相或有機相中的分散性。因此,測定表面改性后粉體在相應分散介質或分散相中的分散穩定性可以表征和評價粉體表面改性的效果。
一定濃度的粉體顆粒在懸浮液中的分散穩定性可以通過將顆粒分散、靜置后測定一定位置濁度、密度、沉降量等隨時間的變化來表征。濁度可以采用濁度計來測定,密度可采用密度(比重)計來測定,沉降量則可以通過沉降天平來測定。一般來說濁度、密度、沉降量等隨時間的變化越緩慢,則粉體在溶液中的分散穩定性越好。
也可以通過直接測定懸浮液中固體顆粒的沉降時間來表征和評價粉體在溶液中的分散穩定性。沉降時間與顆粒的分散穩定性有對應關系,一般來說,分散性越好,沉降速度越慢,沉降時間也就越長。因此,沉降時間可用來相對比較或評價粉體的表面改性效果。
沉降時間的測定方法是,先取一定量改性后的粉料配置成一定濃度的懸浮液,然后將此懸浮液移入帶有一定刻度的沉降管,記錄懸浮液中顆粒沉降到指定刻度的時間。采用水作為分散介質時,測定的是粉體在水溶液或極性介質中的分散穩定性;采用煤油、液體石蠟等非極性溶劑作為分散介質時,測定的是粉體在非極性介質中的分散穩定性。
這種表征方法特別適用于涂料中應用的填料和顏料的表面改性效果的評價,無機填料和顏料在相應分散相中的分散穩定性對涂料的性能有重要影響。
4、吸附類型、包覆量與包覆率
在粉體表面改性的研究和產生中,不僅需要確定表面改性劑(如偶聯劑)與填料或顏料表面的作用類型,同時還需要定量地測定表面改性劑在粉體表面的包覆率或包覆量,以解決諸如確定表面改性劑的最佳用量、選擇最佳包覆條件以及驗證計算表面改性劑用量的數學模型等問題。
因此,吸附類型、包覆量與包覆率的測試分析對于粉體表面改性的研究和生產的控制以及相關領域,如高聚物基復合材料的研究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1)吸附類型
吸附類型可分為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在粉體顆粒表面化學吸附的表面改性劑分子比物理吸附牢固,在強烈攪拌或與其他組分混合或復合時不容易脫附。測定吸附類型不僅可以了解表面改性劑分子與粉體顆粒之間作用的強弱,而且還有助于研究表面改性劑與無機顆粒之間的作用機理。
吸附類型可通過脂肪提取器(帶電動攪拌和回流冷凝裝置的三口燒瓶)或熱水洗滌來測定。脂肪提取器的方法和測定過程如下:將改性后的粉體樣品加入盛有一定量甲苯溶劑的三口燒瓶中,加熱至沸騰狀態回流攪拌,抽濾,充分洗滌,然后在120℃下干燥至恒重,以物理吸附方式覆蓋于顆粒表面的表面改性劑分子為甲苯所提取,得到已除去表面物理吸附的表面改性粉體。因此,甲苯提取量反映了呈物理吸附的表面改性劑的數量。在一定時間內,甲苯提取量越大,說明物理吸附越多,在吸附表面所占比例越大。
(2)包覆量與包覆率
包覆量是指一定質量的粉體表面所吸附的表面改性劑的質量,可用“%”表示,也可用“mg/g”或“g/kg”來表示。
紅外光譜分析,尤其是漫反射紅外傅里葉轉換光譜法可用于定量測定粉體表面改性劑的包覆或吸附量。
包覆率定義為表面改性劑分子在粉體(顆粒)表面的覆蓋面積占粉體(顆粒)總表面積的百分比。設表面改性劑分子在粉體表面單層包覆,一般來說,可以根據包覆量和表面改性劑分子的斷面積來計算表面包覆率。
對于在一定溫度下易于燒失或分解的有機表面改性劑,如硬脂酸等,可用熱解重量分析法來測定表面改性劑在無機粉體表面的包覆量和包覆率。測定儀器為各種熱分析儀或熱天平。測定過程比較簡單,即先測定包覆了表面改性劑的粉體在分解溫度下的失重,根據原樣重量和燒失完全(有機表面改性劑完全分解)后的樣品重量計算單位質量樣品的包覆量,在已知或測得粉體的比表面積后再計算表面改性劑在樣品表面的包覆率。
還可采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等方法來測定表面包覆量,然后計算包覆率。對于無機表面改性劑,可采用化學分析方法測定粉體表面的包覆量。
5、粒度分布與顆粒形貌
粉體表面改性后粒度大小和分布的變化,能夠反映表面改性過程粒子是否發生了團聚,特別是是否發生了硬團聚。表面改性過程中要盡量避免粒子的團聚,特別是硬團聚,因為團聚將會影響表面改性后的粉體的應用性能。
對于濕法改性后再進行干燥的工藝,粒度大小和分布是表征和評價表面改性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比較表面改性工藝和配方優劣的重要手段之一。
觀察顆粒形貌主要采用掃描電鏡(SEM),透射電鏡(TEM)及光學顯微鏡。高倍和高分辨率電鏡可以直觀反映粉體表面包覆層的形貌,對于評價粉體表面改性的效果有一定價值。這些用于觀察顆粒形貌的儀器同時還可以進行粒度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各種粒度測定儀器、方法的物理基礎不同,相同樣品用不同的測定方法和測定儀器所測得的粒度的物理意義及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用粒度大小和粒度來表征和評價粉體表面改性的效果時,一定要注意采用相同的方法和同一臺儀器。
6、表面結構和成分
表面分析常用的試驗方法主要是一些能譜方法和基于量子力學效應的顯微技術。這些能譜按其物理過程可分為電子能譜、離子能譜、光譜、聲子譜、熱脫附(原子)譜等。
研究表面結構、原子位型、化學鍵特性(如果有吸附物,則研究吸附物在表面的位置、構型、結合強度等)的方法主要有:低能電子衍射、反射式高能電子衍射、掃描電子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X射線光電子譜、離子中和譜、電子能量損失譜、紅外光聲譜、非彈性電子隧道譜等。
研究表面組分的方法主要有:俄歇電子能譜、出現電勢譜、核磁共振等。
對于用無機表面改性劑進行的表面包覆改性,還可以采用化學分析方法檢測表面改性后粉體的表面化學成分。
7、其他方法
針對粉體表面改性的其他目的,如賦予粉體表面電、熱、阻燃、抗菌、吸波、吸附等功能或性能,還可采取相應的性能檢測、表征與評價方法。例如:
用于電纜絕緣填料的鍛燒高嶺土,檢測其表面處理后的體積電阻率;
用于填充阻燃的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水鎂石粉等阻燃填料,檢測其表面改性后的氧指數;
用做顏料的云母基氧化鈦顏料,即珠光云母,檢測其二氧化鈦包覆改性后的折光指數;
用于抗菌目的的納米氧化鋅,檢測其表面改性后的抗菌性能;
用于化妝品的無機粉體,檢測其改性后的紫外吸收功能;
用于環保和生物化學目的的硅藻土、沸石等,檢測其表面改性后的吸附性能;
用于吸波涂層材料的超微或納米復合粉體,檢測其改性復合后的吸波性能;
用于提高無機顏料在水溶液中分散穩定性的顏料的表面改性,檢測其表面改性后表面電位的變化;
用做涂料顏料的二氧化鈦,檢測其用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鋁表面包覆改性后的耐候性和化學穩定性。
來源:非金屬礦加工技術與應用手冊,主編:鄭水林,袁繼祖
編輯整理:中國粉體技術網(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粉體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