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內市場未打開,碳化硅產能過剩
據悉,目前我國碳化硅企業200多家,年生產能力220多萬噸,加工制砂、微粉生產企業300多家,年生產能力200多萬噸。另外約三分之一的冶煉企業有加工制砂微粉生產線,同時不少企業開始進行砂漿回收。而國內市場對碳化硅的需求僅為70萬噸,主要用于低附加值的磨料磨具、耐火材料領域,國內高端領域市場如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軍用電子系統等由于尚處于發展初期對碳化硅的市場還未完全打開,碳化硅年出口量約為30萬噸,因此我國碳化硅行業目前面臨著產能過剩,新設備、新廠區開工不足的局面。
圖表1:我國碳化硅產能分布情況(單位:家,萬噸)
企業類型 |
企業數量 |
年生產能力 |
碳化硅冶煉企業 |
200多家 |
220多萬噸(其中:綠碳化硅塊120多萬噸,黑碳化硅塊約100萬噸) |
加工制砂、微粉生產企業 |
300多家 |
200多萬噸 |
2、打價格戰,行業競爭處于無序競爭狀態
由于國內碳化硅主要用于低附加值的磨料磨具、耐火材料領域,而磨料磨具、耐火材料是鋼鐵、建筑等傳統行業的重要原材料,這些傳統行業與國家宏觀經濟走勢密切相關,近年來受宏觀經濟下行,國內經濟步入新常態形勢的影響,碳化硅國內市場需求也呈波動下降趨勢。面對這樣的局勢,許多中小企業開始緊盯出口,既希望于出口,一些中、小型碳化硅企業采取最原始的"價格策略",盲目追求出口量的擴張,行業處于無序競爭狀態。
圖表2:2011-2015年我國碳化硅出口量走勢(單位:萬噸,%)
3、技術趨于成熟,但企業研發投入不足
當前我國碳化硅制備的技術已經趨于成熟,尖端產品的性能指標與發達國家同類產品相比有一定差距;另外在碳化硅深加工產品上,對粒度砂和微粉產品的質量管理不夠精細,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不夠;許多企業將精力放在擴大產能上,在產品研發、科技創新上滯后不前。
4、微利時期,行業面臨洗牌已不可避免
行業本身屬于微利行業,目前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預計行業利潤將進一步呈現下降趨勢。下游需求薄弱,碳化硅生產廠家在高成本低利潤下勉強維持生產,企業經營形勢急劇惡化。國家一再下調電價補貼,節能減排與淘汰落后產能等一系列措施致使碳化硅市場連連遭受打擊,行業洗牌已不可避免。
5、涅盤重生之路還有多遠
通過上述對我國碳化硅行業需求特征、競爭特征、技術特征、盈利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碳化硅行業目前已處于衰退階段,而且是由于效率低下所導致的衰退。但碳化硅行業涅磐重生也不是沒有希望,因為碳化硅本身用途廣,2015年以來光伏產業開始回暖,半導體產業如火如荼,步入黃金發展期,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在風口起舞,智能電網國家正全面布局,這些新市場的開拓都會給碳化硅帶來機遇,而目前這些領域高端產品大部分依賴進口。因此,目前碳化硅企業要做的就是練好基本功,拿出部分資金加大技術投入,蓄勢待發,只有技術跟上去了,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粉體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