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嶺土是典型的黏土礦物,鐵、鈦等雜質礦物往往以細小顆粒鑲嵌在高嶺土顆粒之間,要想分離,必須磨成一定的細度,粒級多屬于浮選工藝中提到的泥級顆粒。因此,與普通的浮選方法、藥劑和設備不同,高嶺土常用的浮選方法有超細粒浮選法、雙液層浮選法和選擇性絮凝浮選法等。
1、高嶺土超細粒浮選法
超細粒浮選又稱載體浮選,是利用一般浮選粒子的礦粒做載體,使目的礦物細粒罩蓋在載體上上浮,可處理100%小于3μm,其中48%小于0.5μm的礦物(如銳鈦礦、石英砂、電氣石和氧化鐵等),是選別微細粒礦物極為有效的工藝之一。
超細粒浮選是采用油酸(塔爾油、燃料油)作捕收劑,松油作起泡劑,可溶性的堿土金屬鹽(石油磺酸鈣)作助選劑,用氫氧化銨調整pH值(一般pH=9左右),采用-325目的方解石、石英、硅石、螢石、重晶石等作載體,用來捕集要分選的微細礦物雜質,這種方法的實質是用載體增大礦物與氣泡的碰撞率和接觸面,在浮選過程中,吸附捕收劑的載體背負著雜質顆粒上升到泡沫層,而隨泡沫溢流排出,高嶺土為底流產品,這樣便達到分離的目的。
一般情況下,載體礦物粒度的減小,攪拌強度的提高,能顯著提高載體礦物與微細欲浮礦粒的碰撞速率,對提高分選指標非常有利,另外對載體礦物預先進行疏水化處理是提高鐵脫除率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措施。
超細粒浮選的優點是可采用普通設備和浮選藥劑,分選效果好,一般能除去70%的鐵鈦雜質,白度可達90以上,缺點是工藝流程復雜。
2、高嶺土雙液層浮選法
雙液層浮選的原理是利用固(礦粒)-液(水)油三相界面張力的差異,不同礦粒在三相界面之間疏水程度不同,它們將進入不同的界面或相,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礦粒在油-水界面的選擇性富集,是雙液浮選的理論基礎。通過添加一定的捕收劑,可以調節礦物表面潤濕性及三相界面張力,可使微細礦物富集在油-水界面,或將礦粒提取到有機相中。
該方法是先在高嶺土礦漿中加入分散劑,調整pH在5-11范圍之間,再加入能選擇性地捕集其中一種礦物的陽離子捕集劑和四氯化碳,然后用有機液調和,礦漿在pH=8-12時,乳化而形成高嶺土-水層和雜質-有機液層兩種液體層,最后將前者分離出來,并回收純的高嶺土。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不使用礦物載體,而用能捕集雜質的憎水性捕集劑和非極性的有機液處理礦漿,浮選過程可在水力旋流器或重力沉淀池中進行,分選前須調整礦漿的固含量并加入適當的分散劑,以得到最佳的分選效果。
英國高嶺土公司(ECC公司)采用此法進行分離高嶺土中電氣石等雜質的研究,其在粘土礦漿中添加硅酸鈉和堿作分散劑,以工業煤油作調和劑,脂肪酸作捕集劑,攪拌混合后靜置,兩液分層,純凈的高嶺土從液相回收,電氣石從油相回收。使用過的調和劑(工業煤油),清除雜質后可重復使用。這種方法的缺點成本較高。
3、高嶺土選擇性絮凝浮選法
選擇性絮凝是利用不同礦物組分表面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通過一種有機高分子選擇性絮凝劑添加后對某個組分表面的優先吸附,然后通過長線狀高分子絮凝劑的“橋連”作用,將該組分的細顆粒絮凝成團,而留下其他組分的顆粒仍然懸浮、分散在礦漿中,從而可以直接或間接將絮團和懸浮顆粒方便有效地分離。
美、蘇、英、西德、捷克等國均采用了這種工藝,使得高嶺土的分選能力和選礦回收率均有所提高。其方法是使用一種陰離子絮凝劑使高嶺土沉淀,其它礦物留在懸浮液中,靜置10分鐘后倒出懸浮液,將絮凝物在清水中攪拌成懸浮液后再進一步分離。也可使分散于高嶺土礦漿中的雜質絮凝,高嶺土呈分散狀態,用虹吸或傾析法,使高嶺土礦漿與絮凝雜質分離。這種方法是近20年來發展起來的被認為是細粒選礦中最有前途的有效工藝之一。
時間:7月10-12日,地點: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內容聚集:
?。?)如何高效除鐵?
?。?)如何綠色提純增白?
?。?)如何提高精礦的純度?
?。?)如何提高礦石的附加值?
(5)如何選擇低成本的提純工藝?
?。?)如何不盲目的做設備選型?
?。?)如何優化生產工藝?
?。?)如何提高選礦回收率?
?。?)如何做好循環水及尾礦回收處理?
報名聯系:
張 棟:13521444038(微信同號)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粉體技術網官方微信(粉體技術網)
|